• 全部
  • 新闻
  • 医生
  • 科室

专家答疑
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健康养生 > 专家答疑

宝宝发烧怎么办?这些事你一定要知道

发布时间:2022年09月16日  阅读次数:  次

发烧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之一,是人体在调动免疫系统来对抗疾病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症状。体温的高低与疾病的严重程度通常不成正比,个人的体质不同,体温调节的敏感度也会不同。有的人轻微感冒就能烧得很高,有的人即使身上有严重感染也不见得有很高的体温。

孩子多少度算发烧?

通常情况下,腋下温度超过37.2℃,耳温超过37.8℃,口腔温度超过37.5℃,肛门温度超过38℃定义为发烧。腋温37.3℃〜38℃为低热,38℃〜39℃属于中度发热,39℃〜40℃属于高热,40℃以上为超高热。 

如何为孩子测量体温?

腋温测量方法:

 

在测量前,首先要准备好体温计,如为水银柱体温计注意是否在35℃刻度以下,如不是,则需用力甩动数下,使水银柱降到35℃的刻度以下。甩动时注意安全,不要碰碎体温计。如为电子体温计打开开关按妞。测量时,要解开孩子的衣服,擦拭腋窝处汗液,将体温计放在腋窝深处,并使孩子屈臂夹紧体温计,5-7分钟后取出体温计查看读数。

 

肛温测量方法:

 

步骤一:检查体温计 首先取一个肛门专用的体温计,检查体温计有无损坏,然后把它甩到35℃以下;

 

步骤二:涂抹石蜡油  在体温计的水银头涂抹石蜡油,并将宝宝安置成测体温的体位,主要采用俯卧位或者侧卧位,两只手指放在宝宝肛门的两侧,把两手指下的皮肤轻轻地向外侧牵拉,暴露出肛管;

 

步骤三:插入体温计  轻揉地将体温计插进肛门。体温计插入肛门的深度一般为婴儿插入1.25厘米,幼儿插入2.5厘米,保持3-5分钟后,撤出体温计;

 

步骤四:读取体温  读取体温计的数值,将用过的体温计,用清水清洗,清洗后泡在75%酒精里进行消毒。

 

特别提示:因为小孩容易哭闹扭动,从而造成温度计侵入性伤害,一定不能单独留下宝宝,要一直等到测量完毕取出体温计才可以。

 

家庭常用退热处理办法

 

宝宝在发烧的初期,往往会表现出发冷的状态,这个时候妈妈最好给宝宝提供保暖措施;但是在发烧的后期,宝宝往往会出现汗多发热的状态,这个时候要及时给宝宝减少衣物。

 

可以用温水给宝宝进行擦浴,揭开宝宝的衣服,用37度左右的温水对宝宝进行全身的擦浴。

 

在饮食方面,要注意给宝宝补水,因为宝宝通常是通过排汗降低体温,排汗会带走大量的水分,所以宝宝发烧要优先补水;

 

同时要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,减少蛋白质的摄入,宝宝在发烧时,鸡蛋、鱼虾等高蛋白食物就暂时不要吃,过多的蛋白质摄入反而会提高宝宝的体温。

 

如何科学的使用退烧药?

 

1、如果体温低于38.5℃,精力旺盛,精神好,不需要使用退热药物。

 

2、如果体温超过38.5℃,热面容、烦躁、精神不好,需要给予退热药物。

 

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范围内推荐宝宝发烧时使用的最有效、副作用最小的退烧药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。

 

药品:对乙酰氨基酚

商品名:泰诺林

注意事项:蚕豆病患儿慎用,不作为首选退烧药。

 

药品:布洛芬

商品名:美林

注意事项:脱水症、肾脏功能不好的患儿不适用,哮喘宝宝避免使用。

 

同时我们要注意退烧选择含单一成分的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。而儿童用的氨酚烷胺颗粒、氨酚黄那敏颗粒、氨酚麻美糖浆、酚麻美敏混悬液等复方感冒药中往往含有对乙酰氨基酚。在服用单一成分的对乙酰氨基酚时,不要同时服用上述复方感冒药,否则会因重复用药导致对乙酰氨基酚过量造成肝损伤,服药前一定要仔细核对药物成分,避免含相同有效成分药品重复服用。 

 

哪些症状需要去医院?

 

1.宝宝3月龄以下,有任何生病的迹象,都应该去医院,尤其是当宝宝发烧超过38℃(腋下温度)或咳嗽的时候;

 

2.宝宝感冒后出现脸色不好、发蔫,或是呕吐、腹泻次数比较多的时候;

 

3.宝宝在家护理后病情不见好转,反而出现剧烈的咳嗽、呼吸加快、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时;

 

4.三个月到三岁之间的宝宝,肛温在38℃或以上,持续发烧三天以上或者宝宝表现黏人,不喝水等状态;

 

5.任何年龄的宝宝,口温,肛温或耳温在40℃或以上,或者腋下温度达到39.4℃或以上时;

 

6.任何年龄的宝宝有热性惊厥首次发作时;

 

7.任何年龄的宝宝发烧超过5天时,哪怕每天发烧只持续几个小时,也要带去医院看医生。


 

专家简介



袁应兰   中医儿科主任

湖南省直中医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兼尊龙会娱乐app中医儿科主任, 擅长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,消化系统疾病、神经系统、心血管系统等疑难杂症。对 小儿生长发育有一定研究。尤其是慢性咳嗽、哮喘、小儿疳积、炎症性肠病方面有较高造诣。

 

联系电话:15074133015


 

图  文:袁应兰   儿科

编  辑:朱   霞

审  核:胡赛纯

 

0737-4310603